Saturday, July 31, 2021
Friday, July 30, 2021
Thursday, July 29, 2021
Wednesday, July 28, 2021
Tuesday, July 27, 2021
Monday, July 26, 2021
台灣的死亡病例不尋常地高。
https://tw.news.yahoo.com/%E5%BD%AD%E5%8D%9A-%E5%8F%B0%E7%81%A3%E6%96%B0%E5%86%A0%E6%82%A3%E8%80%85%E6%AD%BB%E4%BA%A1%E7%8E%87%E5%81%8F%E9%AB%98-%E6%BA%90%E6%96%BC%E6%8E%89%E4%BB%A5%E8%BC%95%E5%BF%83-131900856.html
彭博資訊報導,台灣去年由於成功抑制新冠肺炎疫情,而贏得全球的喝采;也正因為如此,今年台灣的新冠疫情急劇升高,才更加令人震驚。數據也顯示,台灣的死亡病例不尋常地高。
台灣迄今的死亡病例不到800人,然而單單在今年6月就有500人病故。台灣去年靠著嚴格的邊境管制,使本土病例極少;然而今年病毒突破邊防,導致疫情爆發,而國內許多未接種疫苗的年長者因而病逝。
這也將台灣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推升到與去年疫情剛爆發時、義大利及英國相當的水準。從去年初以來,台灣的新冠肺炎死亡率高達5%,比香港的1.8%及新加坡的0.1%高出甚多。
台灣等這些地區一直未曾出現如西方國家一般的病例數與死亡數,而且在疫情爆發之前的醫療品質在全球的排名都相當高。
如今隨著台灣的疫情終告退潮,管制措施本周起慢慢解除,於是焦點轉為檢討「究竟哪裡做錯了」。醫療專家們表示,關鍵在於台灣未能做好事前部署。
台灣的高致死率,凸顯出政府並未掌握去年低病例數的時機,積極施打疫苗,提昇篩檢能力,並強化醫院的收治能力,因而付出重大代價。儘管台灣在疫苗採購上遭遇困難,但政府訂購疫苗的進度也比區內其他國家晚。
台灣在短期內出現相對高的死亡病例,也顯示亞洲各地採取「零確診」策略,全力防堵病例,不把疫情視為本土性疾病來對待所蘊涵的風險。目前香港、紐西蘭及澳洲試圖阻絕Delta病毒入侵的作法尤其危險。面對Delta病毒肆虐全球,台灣防疫當局現在已經表示,不再聚焦於完全封殺疫情,而著重於將病例數抑制到可以控管的水準。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灣的高死亡率,是由於病毒打擊高齡者,90%的死亡病例都是60歲以上者;病例陡增,也使台灣醫院備感壓力,一些染疫者只能留在家裡,或安置在集中式隔離場所。
莊人祥指出,「當疫情爆發時,台灣跟許多其他國家一樣,未能迅速調整醫療容量,因而在台灣及全球造成高死亡率。無論你有多少病床,都永遠不夠。我們的確有應變計畫,但因應需要時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衛研究所客座教授張鴻仁表示,台灣的健保體系是在緊繃的預算下運作,以維持負擔能力,所有醫院與診所每年都有健保支出上限,各醫療機構之間也競逐經費。這意味著當疫情突增,且「出其不意時」,醫療體系內能夠迅速轉換的超額容量非常少,「為何沒有多餘的醫療能量?都是因為錢。政府必須願意為多餘的容量付錢,如此我們才能有備用容量」。
當疫情快速變化時,患者死亡率最多只能當作疫情嚴重度的即時評估指標。由於從染疫到患者死亡或是痊癒之間,有一段時間落差,因此並不能以此來評估受染者的致死風險。而且患者死亡率在不同地區及不同時間點的差異也甚大。
台灣的疫苗施打率在亞洲雖仍是後段班,但現在已快速上升,這表示即使再度爆發疫情,死亡率也不太可能如此之高。目前台灣65歲以上者的疫苗接種率已超過60%,而至少接種過一劑疫苗者也已超過總人口的25%。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當事情沒有發生在你自己身上時,很難預先做好準備。我們希望台灣能從中學到教訓」。
Saturday, July 24, 2021
Friday, July 23, 2021
Thursday, July 22, 2021
Wednesday, July 21, 2021
Tuesday, July 20, 2021
Monday, July 19, 2021
Sunday, July 18, 2021
Saturday, July 17, 2021
Friday, July 16, 2021
Wednesday, July 14, 2021
Tuesday, July 13, 2021
Monday, July 12, 2021
Saturday, July 10, 2021
等不到! 急難紓困金申請半月未核發 單親母子餓肚子
等不到! 急難紓困金申請半月未核發 單親母子餓肚子
<img src=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2J3yOrSkFwqbaz4myzL8h4rC-2JyXxPsgTDa8rN_5mm5-x3HAjwX_jwIBivw-MJowoqrGAlqLqmEMmOYqv28xPUGHVA3iHT-J8rKrqfcsQ8r-0hblh6f5lEizPl5AV9Jr0m7Wa8K7oYI/s920/20210710-002.jpg>
Friday, July 9, 2021
Thursday, July 8, 2021
Wednesday, July 7, 2021
Tuesday, July 6, 2021
Monday, July 5, 2021
Sunday, July 4, 2021
Saturday, July 3, 2021
莫德納疫苗
莊人祥也公布施打莫德納疫苗常見之副作用,依據仿單所列之不良反應包括極常見症狀(大於十分之一)有接種部位疼痛、腫脹、疲倦、發燒;常見症狀(百分之一以上、十分之一以下)有接種部位紅斑、尋麻疹;不常見症狀(千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一以下)有接種部位搔癢;罕見症狀(小於千分之一)則包括顏面神經麻痺、臉部腫脹;目前尚不清楚的則是立即性過敏性反應。
Friday, July 2, 2021
Thursday, July 1, 2021
生成式AI和Edge AI快速發展
生成式AI和Edge AI快速發展 物聯網裝置應用面臨嚴峻資安風險與挑戰 深偽技術(Deepfake)能創造高度擬真的虛假內容,對個人隱私和資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準確且可靠的身份識別技術,已成為物聯網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生成式AI的應用讓自動化攻擊能以高度智慧化和自動化的手段...
-
成我感覺得出來,失敗我一無所知
-
廉價結束